9.16.2006

彌賽亞時間?觀虞戡平之「我的部落我的歌」

不知道最近這個爭論演變如何,虞戡平已經遴選內定為原住民電視台併入公廣集團之繼任台長。因為對代表性與專業性看法的不同,使得這個選擇在不同的領域內有不同的反應。

對於代表性而言,許多原住民民意代表與知識份子普遍認為,原民台作為一個原住民意見與討論場合的主要管道,應該選擇具有原住民身份的專業人士作為台長。畢竟這是個具有族群特殊代表性的電台,身份的表徵應該更重於專業的考量。持這樣意見的人認為,漢族媒體專業人絕對歡迎在原民台裡貢獻他們的專業性;但是如果沒有具有原住民身份的台長,整個電台對於原住民的引導能力和為政策而堅持的立場將會被質疑。對於專業性而言,虞戡平在原住民社區裡長期的投入,不同於一些紀錄片工作者(如全景)在九二一之後專注於某個原住民社區的影像紀錄,也不同於身為原住民的紀錄片工作者(如馬耀比吼)對於自身文化以及切身名稱權益問題的探討。虞導是許多原住民媒體工作者在最初訓練時的主要指導者之一,他在原住民「影像」的投入先於「議題」,這兩者也許是另一個專業層面被考量的理由。

從十多年前開始,虞戡平的「紀錄觀點」一直以儀式影像紀錄者的角度出發。這個角度的成果檢驗,在公視這兩週播放其作品「我的部落我的歌」裡面可以見得端倪。確認公視網站對firefox不支援之後,我用IE試了好幾次才能從公視的「影音中心」資料庫裡看到這個片子。看完前半部給我最主要的感想是,這是一部以「彌賽亞時間」的角度拍攝的紀錄片。

這個名詞當然是借用Benedict Anderson在想像共同體裡面的說法。引用Walter Benjamin對傳統歷史時間在聖經裡的定義,並且以之與小說報紙的現代媒體所依靠的「同質、空洞時間」對比,Anderson將時間感知和參與性質的不同,設定為現代民族國家興起的主要想像基礎。其傳播是大眾接觸印刷資本主義下的結果。先不繼續延伸這兩個對比產生的有趣思想,如果我將這個區別簡單的套用在電視或者紀錄片上,電視節目以其多樣的新聞和訊息內容,應該是表達「同質時間」的影像媒介,相對的,紀錄片在時間向度的處理上就會比較曖昧,他可以是紀實性地運用「同質時間」,用來穿透資本與國家機器,並且串連散落其中的階級或族群議題;紀錄片也可以建構性地運用「彌賽亞時間」,將某個歷史段落或者「研究結果的事實」,以想像與實錄交互地呈現為一個藝術作品。

虞戡平導演在其「我的部落我的歌」裡,運用的就是「彌賽亞時間」的敘事策略。彌賽亞時間最主要的特色在於,在這種敘事策略裡,所描述的對象並沒有真正的時間流動以及與外來敘事模式混雜後的反身性。彌賽亞時間呈現的是「全知」的角度(注意,不只是「全觀」的,因為在小說的同質時間裡,做為讀者的人也可以全觀,但是他並不知道之後他自己會被敘事過程以什麼方式融入其中):以「我的部落我的歌」這個紀錄片為例,所有的儀式意義,社會結構,已經在影片展現時被旁白或者「受訪的權威土著或者研究者」所告知。一方面,觀眾看不到執行儀式的人對於歷史的不同詮釋,彷彿萬年來「土著自身」(這裡借用Geertz的native's point of view)都一直如此清楚,另一方面,所有現在留存的活動,都以原住民的「血統傳承」與「對過去不經媒介的直接獲取」,與太古時代的傳說相連。這種連結最奇特的表現,在於片頭令人疑惑的史前影像模擬。以真人表演和電腦模擬的影像,將史前時代的「原住民」影像置於紀錄片的最初。正如同聖經之中創世紀的語言表現,紀錄片說,讓史前住民有漁獵活動(如同有了光),這些看來原始如博物館中蠟像的人物就有了漁獵活動。而後續的所有族群分類和社會活動,都用未曾斷裂的神話與儀式的永劫回歸,連結最初的這個「無以名狀」但「理應如此」的想像。

這樣的影像策略問題可能在於,當一個敘事模式以追求「想像境界」而用歷史時刻之最初與現代作連接時,一個不曾存在的pure history被創造出來了。這其中,關於族群接觸的重要歷史事件,關於社會活動因為時代變遷而出現的涵化,都被視為雜訊而忽略之。結果得到的紀錄片,既不能紀錄當代,也不能描述歷史,成為一種在歷史之外的想像投射物。

但是我覺得更主要的是,當這個紀錄片是作為當代的原住民電視台的台長拍出來的影片時,反應出來的問題將可能有,對於這個電視台在歷史情境下所應該反應的媒介功能不夠自覺,以及對於原住民社會現況多樣駁雜的接納,而並有前瞻性地提供的論述空間的不足。我想到暑假當中訪問某個原鄉社區的領袖對原住民電台的看法時,帶著出乎我意料的精確自我認識,他認為現在的原住民電視台只對傳統原鄉活動才興趣,對於已經劇烈都市周邊化的村落如他們,一點都不想要探討他們「經過討論而重新出發」所表現的文化。

我想要繼續觀察這個因為電視台所想像出來的主體性,和時間意象產生的敘事差異,將帶領原民台走向哪個方向去。這將不只是關於台長是漢人或原住民的問題,還關連著在國族的歷史軸線描述不確定的狀況下,原住民媒體將用什麼樣的想像基點和它的主要觀眾對話。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謝謝你。
我本來還想說,啊,上集沒看到真可惜。
在媒體大力宣傳下,我對他在宣傳時說的話很感興趣:2006/09/13 東森網路新聞查到;導演虞戡平說:「這部影片從1990年開始紀錄,到現在已經16年。影片以部落長老的『在地觀點』作為陳述主軸,以期符合『文化自主』的基本尊重。而透過音樂舞蹈的型態呈現各族群的文化結構,是希望以生動而易於接受的方式,讓非原住民觀眾瞭解、欣賞,進而尊重原住民族的歷史文化。」 今天念Durkheim念得頭昏昏,我想起可以在網路上看這部"紀錄片"下集,剛剛看完後,發現我自己在電腦前鬼吼生氣,而且發現記錄觀點留言版竟然沒有人在討論這部所謂的大型紀錄片,我才google到你這裡來(之前有潛水知道你回台灣作田野,對於你對原民台的提問我也相當感興趣,不過我現在在乖乖當博班一年級學生--修練[基本功],哈哈)...我看完本片有種傻眼的難過─我根本沒辦法接受他這樣「剪輯」原住民歌舞,然後說是在地觀點。十幾年拍攝的紀錄片,沒有半點時間感;把劇場表演跟原住民儀式剪在一起解釋歌舞意義,把幾個地方的儀式歌舞剪在一起為了呈現一個「族」歌舞整體印象;有的地方用電影手法弄配樂、演出習俗的某部分...看了好悶好悶!!雖然我只不過是關心台灣原住民議題的小學生,想到國家機制隱藏在背後想呈現的原住民意象,還是不寒而慄。你的評論有治療我悶氣的效果。真的,謝謝!
祝你田野順利!加油!

Anonymous said...

謝謝你來走走阿!我好久沒到你的地盤上去晃晃了,等一下就來看看你最近如何。已經進了博士班,不當村姑啦?現在在哪裡呢?

Anonymous said...

hello, icep,
我現在跟老公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
我在很窮的人類所,開始struggling...
(現在才唸到Durkheim,就知道有多菜了)

Laura said...

因為在讀messianic time意外發現這篇,覺得寫得很好,觀察了一下作者資料結果發現是學長!我是NATSA的Laura,浮出來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