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006

靈異現象之自言自語

今天回家打開信箱之後,如果多年前沒有發生某個變動的話,我應該會打個越洋電話,之後接上這樣的對話:

「喂,你怎麼無緣無故寄信給我。今天工作還好嗎?X電研發處應該很感激有你這種每天工作到死的人。」

「阿?沒有阿,我沒寄信給你阿...(喂,你好,是是,請稍等)」

「ㄟ,這明明是你的字,還故意叫我小朋友...」

「可是我沒有寫耶?我現在很忙,晚點再打給你好嗎?」

「...喔,看到了,原來是大貢丸寄給我的。天阿,她的字跟你超像...」

「(好,我知道了,再見)...你剛剛說什麼?....今天有沒有又在課堂上看金髮外國妹妹不專心阿?」

「....」

(信剛從信箱拿出來時,差點心臟病發,眼珠掉出來)
A card from a little girl
A card from long time ago
(後來發現前者原來是大貢丸媽代筆的...)
謝謝佑佑「彩虹下的薔薇花

2.27.2006

可以原諒,不可以遺忘

包括那些刻意遺忘但宣稱大家都應該向前看的,也應該被原諒


原諒他們不知道被「自己政府」殺害的感覺,
也原諒他們要求被統治者體諒統治者當時無暇的歷史錯誤。


這天,我們悼念所有沒有來得及跟父母丈夫妻子兒女道別,
就無聲無息消失的那群人。

2.25.2006

想念其實...

吃完晚餐之後,我打了電話,等到skype的奇特撥號聲結束之後,,在任何人接起電話前,我掛了電話。

一時疑惑了起來:這麼遙遠的距離,想要對想念得到抒解的意義是什麼?想起先前的生命經驗,許多時候越洋電話給的是打斷生活規律的突兀。有時,一邊的日光裡的寒風凜冽吹入了另一邊的烘烘被窩;有時,一頭黑夜中的沈靜在另一頭白晝的車水馬龍裡顯得虛弱。

如果曾經有著不是這樣的突兀,那個在另一頭癡癡等待的人又曾經受過多少期待的煎熬而沒有來得及說出來?當我離開她的時候,還曾記得當時她每天中午躲在辦公室廁所裡,就是為了等我打電話給她而不要吵到午休同事的時刻嗎?

想到這裡一時間覺得孤單了起來,從思念變成孤單原來可以這麼容易。

2.24.2006

Pretentious Postures

As Confucius once said, there are people attitudinizing too much and also people acting too humble; when both qualities are balanced, a person can then be called "jun-zi"(「文勝於質則史,質勝於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Most of the time I am too much a pretentious guy rather than a humble person. I feel that my pretentious characteristic comes from long time ago, probably, starting from high school. Here is a proof from a photo taken by a friend at high school. Look how funny I was!
What was I doing then? lol...

But today, when I surfed online, I encountered another even more pretentious photo. All of a sudden, I feel much better about what I am always pretending, and I should really keep on trying what I think I can be... Well, surely, I admire the person in the photo without any sarcasm. His photo looks like this:

(While our hero was posturing in the make up of people in PNG... look what he is reading!)

And the link to his site is here.

文言耶?非文言耶?

William’s Blog ? Blog Archive ? 刺秦王,贏家變輸家

這個問題從部長杜正勝和詩人余光中的交鋒又出現了一次。
我不知道到底要怎麼樣處理這種爭議,但是「文言文」似乎許多時候都跟「中國意識」劃上等號。非如此不可嗎?如果如龍瑛宗先生在小說裡引入日文的俳句,或如舞鶴在「餘生」裡的書寫方式,會算是文言文嗎?還是因為這些都不具有中國意識而不算文言文?

我好奇許多朋友寫起來帶有詩意的blog,是不是也會被國中生認為是文言文?這種語言夾帶意識型態的討論,實在沒有什麼建設性。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後來看到2/25在聯合報出現政大台文所研究生江林信的回應文章「非關文言白話 獨行俠與大統領的對陣」,覺得精簡地點出口水戰裡缺乏的實際內容,在此連結)

2.23.2006

與我心有戚戚焉

請見紐約時報今日最多人轉寄的文章:
To: Professor@University.edu Subject: Why It's All About Me

日前看到紀大偉在中時部落格裡提到,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用無線網路開MSN,下課的時候才關機回到「嚴肅的世界」裡。我們這種鄉下地方的窮苦學生沒有這麼fancy的選擇,他們還是得乖乖聽課。不過對於授課者的依賴好像普遍相同。

經過上次那個學生來找我的經歷之後,我重新想,在有網路的時代,到底課堂上應該要呈現什麼樣的知識和討論?很多「事實性」的內容都不需要在課堂上重複了,而思考模式的開拓卻又需要他們跳出平常常用的網路範疇,知道怎麼去尋找和理解不同於他們預期中的知識。最主要的目的其實「只」是,如何讓學生看到他們思考框架的侷限,恩恩....

2.22.2006

[forum clip]與桑塔格共進晚餐

I know I shouldn't post an article from a "copyright" agency. However, this story is so interesting and revealing, which reminds me the article that just publicized by Miss Long questioning the anti-speech right act of Hu Jin-Tao in China...

人間
與桑塔格共進晚頸al Wang ◎老哈/譯 (20060222)

我並沒打算跟蘇珊.桑塔格爭辯。

與她外出共進晚餐的原因與此完全相反。那時我25歲,生活在北京,是一個上進心很強的作家,以自由撰寫新聞稿件湊合著謀生。2000那年,在我每年一次回紐約的期間,過去大學?一位我稱為斯汀的朋友和我取得了聯繫。斯汀是「蘇珊」的私人助理,他邀請我和他的老闆一同看電影並共進晚餐。我理所當然的同意了。

這將會是我進入紐約文人生活的起始。我欽佩蘇珊.桑塔格,那些我以為只有男人們才可能寫出來的內容:觀念宏大、歐洲規範、歷史背景,同樣在她大膽的筆端下現出。並且,她還做得引人注目。或許,她的淵博學識,她的充沛精力,接觸後會對我產生影響。

我們看的是匈牙利電影,悲慘的故事無休無止讓我感到昏昏欲睡,她卻看得津津有味。完後我們三人一同步行去東方村。蘇珊有一種威懾人的力量。她的存在滲透彌漫,同我想像中的那樣,密集地流動著好似她的鬃髮。每個句子,從她口?出來都帶有不容置疑的意味。「這。是。一個。好。日本。餐館。」在聖.馬克書店附近的一個小地方,我們走下臺階時她這樣說。我可不敢同她作對。

晚餐開始很順利。我們分享一大客壽司,閃光的薄魚片像小豬那樣優美地坐在木製厚平板上。斯汀和蘇珊談著他們熟悉的話題,我的插嘴顯得有點不倫不類。我的全部所知就僅止中國而已,我像淹水的人抓著救生圈那樣抓著這一點可靠的東西不放。吃到一半的時候,蘇珊轉頭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我在中國是一名自由撰稿的新聞記者,暗想只就中國話題作一些無意義的閒聊。

「那你一定知道貝嶺嘍?」

「誰?」

「他是一位詩人,最近在那兒被捕。他住在美國,回北京散發雜誌時被監禁,已有好幾個星期了。」

我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CNN、BBC、「紐約時報」等主要的西方互聯網站在中國被遮罩,我獲取新聞的渠道受到了限制。因為我沒有官方的新聞記者證明,所以在工作中一直回避棘手的政治問題,而寧願寫些關於傳統京劇的衰落,以及棉塞公司是在如何入侵中國市場一類的文章。

讓我困惑不解的是,我發現西方新聞界只想聽到兩種關於中國的消息:經濟的迅猛增長和政府對人民的壓制。1989年的天安門廣場大屠殺給人們留下了這樣一個深刻的形象:一個孤單的人,雕像般地站立在一輛坦克車前。這個形象,雖然與2000年的中國更為複雜的畫面相悖,卻仍舊未能被取代。

我猶豫了,不敢確定是否該說瞎話。最後我還是決定表現出無所不知的大男子漢氣概,這是我這新職業所應具有的。為什麼要說謊?我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沒有,」我說,「我沒有聽說過。」

「你是一名新聞記者,你都沒有聽說過?」她問,她的聲音開始有些尖銳。

那時我該為如此的無知作出道歉才對,但是愧意和自尊等等人類天生的愚蠢卻讓我說道,「啊,嗯,呃哼……那類關於持不同政見者的新聞……嗯……」

「什麼?」

「關於持不同政見者的新聞。在中國作新聞報導的時候,通常是不會留意有持不同政見者被捕……嗯……」

我的手和聲音開始顫動起來,像果子凍一樣。我放下了筷子。

「為什麼不?」

桑塔格那逮捕式的凝視,你在書的封面或者雜誌?看見過嗎?那目光從紙面上躍出來橫跨餐桌正往我的體內鑽。她語音低沉,好象是一個男人在指揮作戰,把一個疑問變成一個命令。她在準備戰鬥。讓我感到奇怪的是,我也同樣。要是我能夠改變自己化陳述句為疑問句的習慣就好了。

「不過,似乎有的時候,持不同政見者恰好無關大局?」

斯汀試圖勸解。「也許你在中國讀不到此類新聞?」

「西方新聞界應該有報導這類消息,」蘇珊說道。我已經被推到了角落?,我知道再下去我就會為中國政府辯護。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沒能看到這個消息,」我說,開始打退堂鼓。「我只不過是說在中國還有更大的消息?」

她覺察到我的弱點,立刻來個一針見血。

「如此說來,你的意思是說這個詩人被抓並不重要嘍?」

我喘不過氣來。坐在東方村的一家日本餐館?,蘇珊.桑塔格是想要告訴我,這個大部分時間住在美國、無足輕重、兩個字的詩人,他的命運竟然要比諸如全國八億個農民的境況更為重要?狂妄!

「是。但宏觀地看來,就中國所面對的所有問題而言,我想我是在說那不重要。中國有許多的消息西方新聞界並不予以報導。貧困。你是知道的,腐敗,」我說,絞盡腦汁。「還有環境被毀。」我用眼光請求斯汀給予援手。他卻用手在他的脖子前的空中劃過。

我們你一言,我一句,有好幾分鐘,誰也不讓步。接下來的進餐,蘇珊轉過頭去不再理我。我試著把筷子揀起來,可我的手抖得太厲害,連一塊壽司都無法夾住,就別說吃下肚了。

晚餐後我們各走各的。斯汀送蘇珊上了一輛計程車後,和我一起步行下到地鐵車站。

進入紐約文人生活,好一個讓人自尊受傷的起始。她是在我有生以來一同進餐的人?最著名的一個,我小小的憂懼不安卻使得我在她的面前像蠢驢一樣。我試著安慰自己,想像自己和蘇珊.桑塔格一起,加入了偉大聖賢們的佇列,像頭上長角的神祇們一樣。「你想知道她為什麼會這樣生氣嗎?」斯汀問。

「我怎麼知道?」

「她親身參與了營救詩人出獄的行動。她和其他筆會作家一起向中國政府請願,請求釋放他。」他說。「你這樣,基本上就把她當作一個西方知識份子,在實施一個不會有結果的特別計畫。」

我笑了起來。我竟然教訓了蘇珊.桑塔格!我全身一陣輕鬆。她捍衛言論自由,一點沒錯。但是關於中國存在更多的基本和緊要問題,我也沒錯。與農民相比,持不同政見者也許更性感易傳,但並不是說他們就更重要。

一邊走,我受傷的自尊一邊開始平息。她的固執,和我的也一樣,並非是由高傲的道德責任感所引起。激發我們二人的是個人激情和憂懼不安。這完全沒有錯。說到底,她也教訓了我。

現在我居住在紐約了。當我讀到蘇珊死訊的時候,我的感受就像是天行者路克在歐比旺.克諾比死去的那一刻一樣:真氣洶湧澎湃。我仍舊是一個上進心很強的作家,每天發誓要放棄新聞而獻身文學。(我努力遵循蘇珊在她的傳記中透露的成功秘訣:「我和所有作家的做法一樣。任何聚會,只要有邀請我,我一定會到。」)但是過去的這個星期最終讓我慶幸自己是新聞界的一員。海嘯席捲南亞剛過幾天,就傳來了蘇珊的死訊。我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個網站作編輯工作,一個星期?我整天都在做新聞的日常工作:編輯消息,檢查圖片的配文,確認首頁?沒有未能注意到的多餘空白。網站籌集了上百萬美元的捐款。晚上我回家後哭了。

我的悲傷,其程度度讓我自己都吃驚。一個著名作家之死,和十二萬不見經傳的人之死,我嘗試權衡,孰輕孰重。消息在「紐約時報」網站上同版並登,他們有過荒謬的爭鬥,跟蘇珊和我之間曾有過的同樣。哪一個更為重要?文學或是新聞?觀念或是現實?紐約或是亞洲?我感到被夾了在當中。你不可能說哪一個更為重要。這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星期,就這麼簡單。

2.20.2006

Overjoyed (Stevie Wonder)

Over time, I’ve building my castle of love
Just for two, though you never knew you were my reason
I’ve gone much too far for you now to say
That I’ve got to throw my castle away

Over dreams, I have picked out a perfect come true
Though you never knew it was of you I’ve been dreaming
The sandman has come from too far away
For you to say come back some other day

And though you don’t believe that they do
They do come true
For did my dreams
Come true when I looked at you
And maybe too, if you would believe
You too might be
Overjoyed, over loved, over me

Over hearts, I have painfully turned every stone
Just to find, I had found what I’ve searched to discover
I’ve come much too far for me now to find
The love that I’ve sought can never be mine

And though you don’t believe that they do
They do come true
For did my dreams
Come true when I looked at you
And maybe too, if you would believe
You too might be
Overjoyed, over loved, over me

And though the odds say improbable
What do they know
For in romance
All true love needs is a chance
And maybe with a chance you will find
You too like i
Overjoyed, over loved, over you, over you

2.19.2006

The scope of conventional knowledge

Anthropology - 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After attending the speech given by Ann Stoler last Friday (the title is: "Secret of a Colonial Heart: the affective tie of colonial archives"), I visited the website of the anthrpology courses from the New School of Social Research. I always feel frustratedly amazed that how "tradition" our program could be after visiting other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Somehow the myth of being a "four-field"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has the ineradicable impact on the courses we have and the mentality of what kind of knowledge could be imagined.

This school as well. I was approached by a student in my recitation last week saying, after attending the course for about two months, he really feels he still didn't learn some concrete stuff from our class (not for the recitation per se, he says). I hope (and I am sure) it is not only about my teaching. He is expecting something tangible, something concrete like mathematics or scientific knowledge. As to my intention to achieve in the recitaion, I think if I can let students kn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or some reasons to bear in mind why should we learn things from other cultural patterns (such as hunter-gatherer society or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in gender and marriage), that is good enough.

Sometimes, I need to convince myself that these students can learn more, in order to make myself feel still comfortable and confident of teaching them in the recitations.

This connects to the feeling I have every time in the hillman library. There are lots of signs of here to "teach the literate people": do not use cellphone, or do not play computer game on the public computers, but still. I think for some place, signs are friendly reminders, but for some place, signs become sarcastic necessity for a library where students take as a place for social activities or hanging out.

(Sometimes in this littel pond like our library, you have to wait for the water to become calm again after some lively creature just jumped into the pond for their happy party...)

模仿的詭異與真實

一位朋友曾經問我,到底Kuso要怎麼解釋...我記得到後來她給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就是民進黨政府似乎一直在Kuso自己。對於在國外唸書而沒有機會經過媒體教育的人,對有些詞彙的認識的確脫節了。不過,從某些角度來看,全民大悶鍋也許是可以算Kuso的主要代表。裡面讓我感到有意思的,通常不是那些被模仿技巧高超的藝人附身的政治人物,而是節目模仿某些有線電視上有名的廣告或者評論節目的特殊風格。比如張宗榮的「名人傳真中醫診所」,或者張國志的「政治人氣指數分析」(對對對,老師又來了)。邰智源扮演的「國台辦發言人」通常也讓我叫絕。

不過最近看出一點問題來。以前這個國台辦發言人「張名清」,除了會Kuso台灣的政治現象之外,也會kuso一些中國現狀搞笑的地方(比如在情人節前夕講到中國出現網路合約男女朋友的應景現象)。日前看了某個段落,在場的「記者」請他發表對台灣立法委員新春登記開會現象的看法,「張名清」一貫Kuso的開場說:「荒唐,無聊!....台灣當局的立法委員(想像一下他的北京腔調),在新春開議時刻,有些個立法委員,前一天就來臨時排隊,想拔得頭籌,那跟廟裡的插頭香,有什麼兩樣?人民選立委,是讓你來排隊的嗎?」

這個評論固然一針見血,非常Kuso,但是放在以模仿「國台辦」的單元裡似乎有點玩火的危險。我同意台灣的政治人物如果有悶鍋裡一半的政治敏感度和搞笑幽默,台灣的政治會好一點。但是當觀眾看到對岸政治實體的「發言人」對著台灣政治人物發表評論的時候,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就過渡了「對岸對於台灣的政治有精闢認識」,甚至「治理事實」的意識;進而建造出「服從於」對岸統治的自我信念。我並不是要鼓吹把這個節目放入新聞檢查的倒車,而是對於這樣的媒體現象,在許多嬉笑怒罵裡可能形成的影響,覺得缺乏討論和反省。

至少以身為愛好悶鍋的觀眾的我會樂於見到的,是讓悶鍋同時也呈現對於中國政治的評論,甚至東南亞政治現象的Kuso評論(當然這個要求也許過於困難,也可能太沒有賣點了)。不過我覺得當搞笑的材料壓倒性的來自評論台灣現狀(注意,尤其是以模仿中國對台工作發言人來進行)的時候,這樣的Kuso似乎冒著把由戲謔建立起來的政治敏感度,放在失去同時反省真實政治格局的危險。我期待的是,這個節目可以「搞大」,「搞好」,搞到兩岸政治都可能因為這個節目有些改變,而不只是關起門來自娛娛人而已。

「張名清」發言人,你以為呢?

(寫一寫發現乾脆來投讀者意見好了)

建築標題與記憶


Mr. Big in front of MNDO
Originally uploaded by iceplee.
這是老朋友回到台灣參加以前「對決四重奏」大提琴手的婚禮後,在我們同樣服務過的單位留下的照片。
依照他的說法,這塊位於大直捷運線旁的土地已由國防部出售,轉做商業用途。原來駐紮的單位(就是以前我們都服務過的吃飯樂隊)會搬到中央製片場一帶的土地去。
我在這裡生活了一年七個月。曾經在新年留守晚間,從照片頂樓的平台曬完衣服之後,和同袍一邊吸著煙,一邊看著遠方松山機場的飛機起降。現在已經被美麗華蓋滿的商業用地,當時還是一片荒蕪,一早可以帶著同袍們在裡面跑三千公尺。每次站哨的時候還要記得哪些是隊長副隊長的車不能盤查,那些是必須要立刻通報的督導車輛....

放上這張照片除了回味,倒是有另一個覺得有趣的部分。建築物的頂端,不知道何時被加上了單位名稱「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在我們那個年代還叫做「後棟」的單位,因為實際上這個單位位在後面的建築物裡),還附上英文。令我這已經遠離其地的旁觀者好奇的是:這個「標題」讓這棟建築物看起來有種「公事文書」的感覺--誰會在洽公的時候去注意到大樓頂端,那個看不清楚卻又國際化的英文單位名稱呢?如果將單位的燙金大名放在門口的崗哨旁,似乎又有「洩漏軍事單位身份」的質疑(洩漏一下,我們以前那裡用的是江蘇六號,分機代碼623674,如果沒記錯的話)。這種國防機構和公家機關重疊的感覺,一直是我以前在這個單位服務時感覺最奇特的部分。

建築物的燙金名稱,像是一個蓋了關防的複製品,放在一個既不實用,又為了表現一致性的位置;而記憶中所有的操演動作,也帶著重複又公式化的密碼。一位退伍後去教小學的同袍,曾經提到他還會在小學運動會裡,教導小朋友們走我們在樂隊行進時才用的「左轉超前」...真是讓我Orz

2.18.2006

A realistic "Joke" from anthropologist

Csordas (from "Healing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NASA and the old man: When NASA was preparing the Apollo project, they did some astronaut training on the Navajo Indian reservation. One day, a Navajo elder and his son were herding sheep and came across the space crew. The old man, who only spoke Navajo, asked a quesiton, which his son translated" "What are the guys in the big suit doing?" A member of the crew said they were preparing for their trip to the moon. The old man got really excited and asked if he could send a message to the moon with the astronaust. Recognizing a promotional opportunity, the NASA people found a tape recorder. After the old man recorded his message, they asked the son to translate. He refused. So they brought the tape to the reservation, where the tribal leaders listened and laughed, but refused to translation the elder's message to the moon. Finally, NASA called in an official government translator. He reported that the moon message said, "Watch out for these guys, they've come to steal your land."

2.17.2006

有時候還真被廣告打敗了...

電視上出現某款很豪華的SUV廣告,裡面的推銷員跟著年輕顧客去試車。即將接近某個街角時,顧客立刻向推銷員大叫,「把你的頭低下來!」推銷員不明究理,不過為了顧客還是把自己縮到窗戶可見的範圍之內。只見年輕顧客把車窗搖下,對著路旁逛街的一位小姐喊「Maggie!」女生回過頭來,對著車內的青年說:「Hey!... you look like doing.... great!」
青年回說「yeah...see you around」 然後把車繼續往前開走。
鏡頭回到推銷員,慢慢把自己恢復一般的坐姿,問說 「Ex-girl friend?」

哈,短短一幕真是道盡買方跟賣方在試車和選車時的基本心態...

2.14.2006

台灣作為愛情工業中心....?

昨天在聯合報看到某個觀點投書,作者似乎是為了「應景」有感而發,把台灣的「中心思想」轉向販賣愛情的軟體(小說,電視劇)和硬體工業(旅社,愛情用具...)方面的宏圖。

我帶著揮之不去的疑惑過了下雪的情人節,這樣的「中心」思想大可不必吧?媒體不斷報導台灣的經濟競爭力往中國傾斜的時候,多數短暫的想像力似乎都放在如何「挽留」台灣作為某個區域「中心」的地位。營運中心,高科技研發中心,或是這種的另類中心,一種從經濟「中原」「被迫」偏居的心態仍然沒有改變,沒有重新認識台灣跟鄰邊的關係。從知識的角度來看,沒有認清邊緣的相對性很難發現什麼是屬於自己的中心(例如印度的subaltern study);從經濟或者資訊的角度來看,中心可以是server,卻也應該可以是hub。如果作為server,必須要知道如何回應和轉譯不同的要求,如果作為hub,對於怎樣提供最好的訊息流通管道,如何讓hub裡的成員對整個環境有足夠的訊息選擇,需要的卻也是對整個線路配置的充分瞭解,而不是宣告自己是個hub而已。


以此不倫不類的一篇反省,悼念卜過世的孫運璿先生(1913-2006)

2.10.2006

感冒的時間(還有廉價社會評論的迷思)

是的,我又感冒了。

感冒時每件事情都做的零零落落,書沒辦法及時看完,上TA課要在學生面前一直對自己的清理動作說抱歉,朋友去喝酒時沒有力氣跟,連上完健身房之後的冷風都有能力把好不容易用三十分鐘跑步機換來的健康感一下就吹跑了。

不過回家之後倒是偷懶了一陣子,並且看了一些平常不太注意的評論節目。今天隨意轉到的是ABC的社會評論節目20/20,我記得這應該是個對某些特定美國社會當前問題做報導,有個主持人訪問不同的來賓(和台灣不同的是,這類節目的來賓都像是一個個的臨時演員,不會被節目貢在那邊當作給意見的專家),或者是某些行業的實際工作者(和台灣也不一樣的是,這些人不會被當作是「美化」的範本,或者是「污名化」的箭靶,而且他們可能很理直氣壯的在節目上對著主持人說,你的觀點不對,我們的想法才是你應該注意的。不過當然也有比台灣更厲害的節目啦,但是那類通常都在我在學校大約下午四點到六點間播出),同時針對某個問題作不同觀察面的回應。

今天的主題主要是由主持人列出了十個美國社會裡常見的myth(迷思吧,這樣翻)還有謊言,以主持人自己查訪的對象和數據來做反駁。

有幾個他想要反駁的迷思讓我有點驚訝:
其一、美國企業outsourcing的狀況實際上並沒有讓美國社會失去工作機會,反而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他舉了例子說當美國把勞動的工作移到其他國家去的時候,一方面嘉惠了中產階級(因為一般日用品變便宜了),一方面也讓更多的工作機會因為企業的擴張在美國本地被創造出來(以他的統計來看,兩年內資遣和創造的工作總量相比其實增加了二十萬個工作機會)。

其二、許多人都說資源共享是件好事。但是主持人以公園垃圾、辦公室裡公用的冰箱、和未被管理而造成非洲象被濫殺以及海洋魚類資源枯竭的例子來說,共享意義的是沒有節制,沒有人真正擁有管理權,因此造成沒有管理的不當使用。因此他換個角度認為,「私有化」的管理,實際上才能真正的處理資源有限的問題(聽起來回到Adam Smith的基本論點?老實講我不知道因為從來沒有好好學經濟學)。回到非洲象,他舉了當地把某區域非洲象當作資源管理的例子,並且最後開放販賣狩獵大象的季節性執照,使得象群的總數得以漸漸回增,並且讓原來幫助偷獵的當地販子主動願意管理和看守象群的數量。

這兩者我覺得都有極大的問題,目前暫時想到的是,對於第一個反駁,工作「總數」也許增加,但是基本勞工的工作狀況一點都沒有改善,反而可能更差;而且對於從勞動力要轉變成中產階級管理人力間出現的輔導就業問題,並無法從數字的增加直接解決。對於第二個私有化可以讓公共資源做更加運用的反迷思,我比較沒有可以直接駁斥的想法,但是想到的一個問題是,當私有化之後,如何讓利益得以真正回到原來「應該擁有」或者在「當地環境生態」議題上最直接相關的生物和人類族群得以得益,都不是簡單的用經濟數據就可以解決的。

我覺得這樣的評論節目無疑是在增加美國人認為中產階級的經濟模式是最佳模式的「終極迷思」,對於破除迷思一點幫助也沒有。

好在有寫一點心得,讓我不至於覺得看完電視之後腦筋就變鈍了。我想還有更多的想法,也許有路過的朋友可以提供一點意見參考?

2.04.2006

有些時候用看的比較好

最近眾人在不同的地方討論斷背山,觀看斷背山,我卻因為這部電影被朋友罵了一句滾開!

原因何在呢?我有個朋友很喜歡斷背山,或者說她對於斷背山的整個情緒很投入。於是今天我在網路上跟她談論的時候,我一直用「理性」質疑的角度,想要知道為什麼女生對於這部片比男生(至少我聽過的幾個人的角度)反應更強烈。我反覆地用一種「不理解」的態度詢問著,最後她生氣了,留下一句fuck off然後就下線了。

一開始我很不能接受,我們不是在理性地討論一個「感覺」嗎?為什麼她要這樣反應?後來我發現,這樣的態度讓她覺得我一點都不瞭解她的感覺,甚至好像是在反覆地「嘲諷」她以身體感受和情緒所得來的結論。這樣的詰問方式似乎是我一直不能改善的問題,我常常不同意別人,喜歡用揶揄嘲諷的角度來看事情。好聽一點說,這是讓自己站在一種批判的角度(但是我好像一點也沒有批判到自己),真實一點說,這是自卑加上害怕。我害怕我不能在真正需要分析和批判的時候看世界,於是在日常時候不斷地把這樣的角色帶在自己身上。像個怕忘記某個東西而一直反覆自我唸誦的神經質小孩。

不過回歸斷背山,我覺得這部片留存了許多細微的線索,讓因為劇情而有所感動的觀眾,可以在之後回溯地尋找觀看當時沒有立刻捕捉到,卻在討論之後發現細節的驚喜。(倒要謝謝那位朋友,她提到了許多人都在這部片之後出現了addicted to discussion board的狀況,我想這是這部電影吸引觀眾回應方面成功的地方)。可是以說故事的角度來看,我卻覺得斷背山說的有點平淡。當然會有人覺得平淡終究是最綿密長久的,但一部電影令我著迷之處,在於它可以把生活故事轉變成對於想法的重組或挑戰。在斷背山的電影情節裡,我似乎看不到這樣的轉換。

另一個讓我疑惑卻沒有進一步得到澄清的問題是:對於這部電影,基督徒的反應似乎大於非基督徒(有人在討論區裡說This movie makes me a humble Christian),女性的反應大於男性(許多女性朋友看了都久久不能自己),異性戀的回應多於同性觀者(這點我不能確定,只是我沒有得到任何Gay friends對於這部片的評論,也許之後會有修正)。和我對談的朋友對我這樣的說法不以為然,認為我這樣的觀察預設「女性不會對於一部談男同性情誼的電影有那麼強的反應」。這倒是一個錯誤的指責了,我這三個觀察應該是獨立存在的,我也沒有把斷背山當作是純粹談同志情愛的電影來看。

最後,其實我在兩三位對這部電影有強烈感受的朋友身上,想要詢問的是:How does emotion opens up the channels for making sense of oneself? Why is reasoning of self identity attached to the use of emotion, and why does the reasoning always come after unprecedented catharsis?

經過過於喧囂的對談,最後是我(一向cynical)的評論:
贊曰:雄辯是銀但終會發黑,沈默是金卻希有難得

以下是幾個在網路上的觀後感,讀者有興趣也可以參照:
毒舌派。斷背山
我看《斷背山》
想見斷背山

2.03.2006

The note from Dr. Lamana...

Dear All:

I wanted to share with you some thoughts after our last class. First, I found it interesting to note a shift in all of you. From a certainty about who is the good guy and why, to a sense of confusion and dissatisfaction. I think that the opposed positions -and our dissatisfaction- alert us of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no easy shortcuts when dealing with difference. No black/white narrative strategy of representation is going to undo hegemonic designs.

Second, I believe the debate (ours and theirs) makes clear to what extent domination, in particular a colonial one, is in a last instance epistemological. It has to do with defining reality, ends to which there are many means, including how difference is conceived and becomes materially recognizable. We'll keep on returning to this point.

Third, the debate shows what I believe is a double-bind that makes imperialism effective: assertions of difference can lead to exotization (the colonized is inexcusably other, therefore inferior); assertions of sameness can lead to an imposition of Western ways as the only way, which not only does the epistemological job but makes the other an idiot who fails to comply.

Last, a point about class dynamics, disciplines, and performance. I know that some of you where a bit hesitant about the disciplinary diversity of the group. Although I myself believe that is a plus rather than a problem, I wanted to share with you interesting ways in which this is already resulting in unorthodox thinking. Giancarlo, who is from archaeology, wrote a reflection paper on the debate that could be from any literary critic -all about disciplines, places of enunciation, asking questions of representation and authority; on the other hand, Ryan, who is from English, wrote one that to me was clearly anthropological -all about rationalit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火星文 Part2


謎樣的詩句 Part2
Originally uploaded by bravesheng.
多數「火星文」的評論,跟對「台」的意見有些相似之處。當某種表達方式被當作品味而另一種被當作粗俗的時候。那麼,像圖片裡這樣的文字,會不會在國學老師的眼裡,是比較像樣的火星文呢?

不過,作為社會現象來觀察,汪宏倫作了一種社會工程式的閱讀,讓我想到以前心理系學長余伯泉的博士論文題目:「軍艦國造及其心態之探討」

2.02.2006

An enjoyable class: on colonialism and first contact

這學期從今天起要改變,再不變大概就會被卡在這裡。

這學期每星期四都有種被洗滌的感覺,因為傍晚的一門旁聽課。在西班牙文學系的課程,談Colonialism and First Contact。我沒有修是因為本來想要多留點時間給自己準備資格考(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準備出什麼成績來,唉唉唉....),不過去聽之後才覺得可惜;怎麼我們系上沒有這樣的老師?這位Lamana博士在西班牙文學系的位置有點奇特。他實際上是Duke University人類系畢業的,跟敝系的新任助理教授是夫妻檔。大概因為他作的是西班牙初期殖民的寫作與殖民歷史檔案的關係,所以同時申請工作時走西班牙文學系的方向(他本人是阿根廷人,系上的新教授是匈牙利裔,作日本媒體研究)。
這門課的名稱以殖民主義為名,乍看似乎是各地殖民歷史的比較。看了課程大綱之後,發現reading很有趣,涵蓋各殖民接觸時期的世界觀為討論的題材。包括了Sahlins and Obeysehere 關於庫克船長的公案討論;關於澳洲人Leahy兄弟與新幾內亞人第一次接觸時,兩造的描述;The world as cheese and worm, world system, Taussig的Shamanism, colonialism and wild man...但是課堂討論是以殖民主義與兩個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對於差異的觀點如何在其中成形。課堂教師說的好,這門課的討論重點是,"How difference is understood and not translated into inferiority." Speculation, curiosity, and sensories are all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sense.

這門課讓我對之前被歷史資料所籠罩的殖民接觸,有了現象學和身體式的認識角度。我應該要去找看看他的論文到底是怎麼寫的...

債命與自我

一段關係會在雙方的吸引中出現,但並不會在眾人的吶喊和評論中成長。曾經有朋友在以前寫了一本名為「債命」的論文,討論無從解釋的情感欠債與命定的現象。我想不只那時朋友拿來作為討論對象的風塵女子,而是所有關係都面對這樣的練習。

如同不應被眾人的期待或者轉折意見左右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感情也不是一種作為顯示成熟的代幣。所以在各種感情關係裡,有願意屈就,有感動等待,有迷惑徬徨,有傷痛自省。之前一直在想這種情緒應該是有個出口的;找到出口就可以像螺旋上昇的松子一樣逆向離開這個只有一方天光的井。不過漸漸地覺得,面對這種情緒該是一種基調,因為這樣的基調人才能夠「認」自己的命,償自己種下的債,而不是去追逐有如進步的意識型態般的成熟。不過這卻不是意味著,忽略彈性面對世界的方式;畢竟要能夠學會後者,才有辦法在其中發現可以拿來反照世界的稜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