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路上,與馥君交換作有機農民研究的心得,知道關於有機農夫怎麼開始決定要作,以及有機農業的三種管道,大致如下區分:
第一類,以理念投入的新手個人:走個人品牌行銷方式
第二類,曾經是長期的慣行農夫,因為特殊因素(通常是農藥災害)而改做有機,有些走的事農夫市集的路線(為何無法以其他方式作通路?)
第三類,在有機認證通路下的農場,跟小農之間的關係為何?
因為我關注的是,對於技術的接受與使用與否,在農民生活理的角色。馥君提到,慣行農民對於技術的微小變化其實很認真在意,常常許多人待在農藥行附近,把當地作為彼此交誼的地方。因為農藥出的新藥可能可以嘗試後,在試驗操作中得到新的心得。以賴青松所言,有位宜蘭的農民,甚至對於機械操作之精密瞭解,使得日本設計公司會以他為第一位新設計之農機的試用者。這些都可以接著瞭解技術對農民而言,到底有些什麼意義。
與瑞紅和建泰的對談,主要在關於農業媒體對有機農業推展的幫助。雖然建泰認為,可以從飄鳥與園丁計畫當中,大約十分之一的參與者,先就已經有的有機栽種知識,或者有機農戶的資訊作資料輸入上網的累積。但我覺得,農業媒體需要的是動態連結,而較不是維基式的靜態趨向媒體。但是到底要如何切割,界定務農知識,其實很不容易。並不如在農業試驗所裡,一個個實驗室操作知識一般。另一方面,需要思考的部分還有,在網路之前的資訊分類,以及把相關訊息導入網路的規劃(有點像「動線」規劃)。現在要思考,這裡要作的事情是哪一種?是如同觀光旅遊網一般的資訊分享連結,還是百科全書網的資料庫存,還是網路雜誌一方面推出當月主題,一方面給參與者作互動分享的空間?這部分需要有實際農務種植經驗的人,一起加入來討論這個部分。
照顧的農業持續和慣習性,也不容易由CSA的共同股東替換。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需要的是核心工作股東管理資金與產物,在地操作農人可以專心工作。第三個力量,則來自於對於橫向的資訊連結。可能是各地區有機活動的分享,串連,農民市集的消息,或者是田間伺服器的紀錄數據。第三個力量,對象是誰?要怎麼作?是目前問題。例如青松,就因為除了自己務農之外,還需要處理股東來訪的雜事,據說已經決定不繼續股東的模式,而改用自產自銷。這樣的轉變和其中透露的訊息,應該是規劃CSA的模式時需要考慮的。
然而農人本身並不想,或者不習慣,針對其農產的狀況,持續進行文字記錄。對於如何將農務活動最需要被轉換成文字的身體活動,反而又不利。是否在我們作農家觀察記錄的同時,想想哪一類的文字,哪一種資訊,是最容易被農家使用還有接收的。
目前想到的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