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東華和蔡老師談,一方面也藉機會瞭解他在鳳林方面的研究狀況。一開始我們在餐廳裡談了一些,關於把花蓮山坡林地的疏伐林的木材進行能源再利用。他提到前陣子台糖的山坡地為了「固碳」的目的,種了很多樹。但是因為每公頃種了約百棵,過於密集,現在過了四五年之後,一定要開始疏伐。但是這樣的木材其實又太小,不適合作商用木材。他們現在想要訪「木材乾餾機」,產生biogas,來作發電機組之用。這個用途正好跟我在屏東碰過的氣化爐用途類似,他提到在網路上曾經看過2mX2m的器材。也許可以幫忙搜尋看看。另一方面,他也提到,在鳳林的許多器材,都是以當地可行的簡單方式設計的。例如煉油機,作的是最簡單的隔水加熱式(其他還有攪拌式,有點像冰淇淋店裡面的器具);另一方面,也在設計怎麼和社區的活動結合。他提到,希望將鳳林當地的學童午餐,以花蓮就地的有機農戶供給。雖然這方向應該違反西部運輸的市場價格機制,但是對於地產地銷,以及農戶的地方支持系統,能夠由學校方面進一步落實,是很重要的。
我目前進行的主要是新型態的農業技術如何與跨越幾個不同的社會層面。這也包括了三個不同層面對於農業技術的新想像:社區層面,實驗室層面,以及公司層面。公司層面以及實驗室,我所要接觸的東西都比較是策略的使用以及技術知識的區隔。但是社區層面,因為農業技術的社會端還包括實際使用與執行者,所以會有不同的意義。
蔡老師認為,在社區裡面進行生質燃料的計畫,不在於純粹需求燃料在經濟價值和能源自足上的作用,也不在於與國家政策資源的交換價值(比如補助),而是在怎樣活化社區所得到的附加價值。所以他們的設計一直導向與社區的相關活動去推行。比如,生質柴油在家戶使用上可能不太容易,因為一個柴油爐要來燒菜,不如一般瓦斯爐,要花上兩分鐘左右點火。但是對於小吃店來說,一點起來就可以用個數小時,並不會造成時效上的困擾。而且小吃店的設計,一方面招攬顧客,一方面對社區的綠色模範進行觀光推銷,可以結合理念和實用的效果。他也提到,可能之前節能減碳喊的多了,反而地方的人會覺得這些計畫都是「政府要的」,而減低了社區真正參與的動力。他希望的是,讓這些效益回到social care的部分,比如社區老人照顧的愛心餐,以生質燃料為原料來煮,才能夠讓社區的人把「奇特的技術」換成對社區有意義的活動。這部分我是非常贊同的。
1 comment:
還蠻喜歡他的想法的,活化社區的附加價值。:)
只是(對鳳林的社區很陌生),首先聯想的是在萬榮的林田山,但林地似乎也不再是當地居民的維生來源,很好奇,不知道鳳林的當地居民和林業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再來是什麼是「在地居民」的需求?或者是學者論述的想像。當然,不是說蔡老師的想法只是流於from above的建構社區居民的需要,而是怎麼讓所謂的「專家觀點」也能符合「在地」需求呢?當中流動的互動/討論/協商過程,應該會有趣吧(我想...)!
社區模式似乎最吸引我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