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2007

[news clips] 蘇花高與全球化

中國時報  2007.04.23
觀念平台:蘇花高困局

顧爾德

台灣觀光景點,常可看到一群年齡偏高、衣著普通、來自農村或小城鎮的觀光客。他們乘坐遊覽車前來,住宿廉價飯店。這些「庄腳團」的觀光品質,是那些會到礁溪老爺、陽明山麗緻享受高級假期的民眾難以忍受的。仔細觀察那些在中正紀念堂、愛河邊、八卦山、九份等景點的庄腳觀光客,他們多帶著滿足的笑容。即使是低品質的觀光,對他們也是少有的享受。

在不景氣的年代,這些觀光客成了慘澹經營的中低階飯店與餐廳主要收入來源。每個產業不可能只提供高價位產品,一定也有中低價位產品。不過,一個觀光景點以廉價的觀光團、飯店、餐廳與藝品店為主,代表著觀光業者正競逐而下,這個地區的觀光產業很可能在走下坡。花東縱谷也可能面臨這個危機。

東部國道貫通後,運輸成本下降,觀光業者可以載送更多廉價觀光團到花東,當地觀光產業肯定可享受一段榮景,但觀光資源會被消耗的更快速,也會讓中高階旅客止步,這令許多人擔心。

換一種思考,為什麼不能讓整個觀光品質提高?不論享受低階或高階觀光商品的旅客都能獲得更好品質的旅遊,也許台鐵觀光列車也能像日本鐵道一樣,提供著各種價位但品質同樣有保障的產品。包括「庄腳團」的老先生、老太太都可以坐著高級的觀光列車去享受更舒適的假期。要做到這點,得提高旅客的消費能力。有了較高的消費能力,才有可能逐漸形成較高的消費文化與產業鏈。

這正是問題的癥結:我們可以期待凋敝的台灣農村中,那些會因為提高一千元老農津貼而改變投票行為的民眾,明顯提高觀光消費能力嗎?套一個流行的「M型社會論」,當社會分化成高階消費者與低階消費者兩大群,一般觀光產品的提供者沒有能力提供五星級飯店的務服,只得競逐而下,爭取低階消費者。

東部國道有關經濟效益的爭議,事實上是不景氣的台灣,競逐而下的個案之一。「產業東移」從上個世紀的九○年代喊了十幾年,實為空口號。就傳統產業而言,只有水泥、砂石業這些破壞環境的產業才是少數東部國道的受益者。真正可為東海岸帶來經濟效益的是觀光,但長期的觀光資源保護,對東部民眾的效用並不高。不是他們的無知,而是大環境逼他們做出追求短期利益的選擇。

若把兩岸經貿和東部開發對比並連結起來,頗值得玩味。全球化可以快速進展的要素之一是運輸成本大幅下降。台灣官方遲遲不開放兩岸直航,就是希望藉由提成本提高來減緩台灣全球化重要面向之一的「中國化」。台灣官方的擔心的並不只是經濟的依賴度,還擔心台灣的在地性被強勢的中國同化,自主性與認同感消失。在蘇花高問題上,政府卻主動以降低運輸成本方式促進花東經濟發展,而民間反對聲浪則擔心花東的在地性(包括自然與人文)會逐漸泯滅。雖然花東水山的破壞,和長江、珠江污染一樣,可能永不回復,當地居民卻多會歡迎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這句美麗的口號要實現,需要有夠堅強的在地力量,強到足以同時保持自主化與開放性。而台灣的問題卻是:全球化先弱化了最底層的農工階級,接著政府的保護政策未能挽救農工的弱勢,還進一步弱化了中產者。一個弱化的民間,就愈沒有自主性與選擇性,愈能容內部更粗糙的消費、生產與剝削方式。

蘇花高,庄腳旅行團與台商,他們都是台灣面臨全球化困境中一個又一個的環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