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007

媒體道德經濟學的迷霧

在中國時報的民意論壇裡,有個關於不願捐血的特殊血型者,被新聞稱為「冷血男」的報導。論壇投書者范立達,有這樣的回應

因此,這名所謂的「冷血男」,他不願免費付出熱血,去救助一名素不相識之人,誰能、誰又有權苛責他?問一問撰稿的記者,以及看過新聞後隨之 附和之人,如果要你(妳)拿出十萬元,去救這名可憐的病患,你(妳)願不願?如果自己會有任何一點猶豫,我們又有什麼權力去逼人家就範?甚而指控別人「冷 血」? 我們可以鼓勵、肯定在第一時間挽袖熱心捐血的民眾,但不能對不願捐血的人施壓,或對他有任何負面的評價,這是成熟民主社會的公民素養。

兩個小小的觀察可以對這個新聞作進一步探討。首先,媒體記者對這類新聞裡的報導,經由許多的社會事件不斷複製。不論是道德的糾察隊,或者是嗜血的裁判員,都顯現同一種邏輯,那就是藉由宰制他人肉體,以及說出來的「情緒」,去宣稱一種看得見的平等。用大家同樣都有肉體(Corporeality)的假象,去掩蓋對當事人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抹除。簡單的說,就是以大家都有肉的假平等,換來論述權力上的真失衡。這也是媒體人顯現自己作為資本主義玩偶的最佳例證。資本主義的觀看邏輯,就是將肉身和情感放在被評判的公開性,而把資本和交換邏輯隱藏在看不見的新聞幕後。有記者曾經問,同樣都是勞動,為什麼王令麟賺比較多,我賺比較少,質疑王令麟為什麼不把錢拿出來給賺錢少但需要的人嗎?(我只是隨意找了個最近常見的人名)可惜的是,同為媒體工作者的范立達先生,使用同樣的邏輯,拿來「評論」媒體不應把身體看成比貨幣更沒有交換價值的批評基礎。如果要你拿出錢來,而不是用你獨一無二的身體來交換(因為你並沒有在這個案例裡顯現獨一無二的機會)媒體的評價,你願不願意?你能不能從金錢的角度來「感同身受」?

另一個有疑義的連結,是范先生把慈悲感(compassion sympathy)和民主公民素養連結起來。能不能夠用同等的角度思考另一人的處境,這是作為人的倫理問題。但這個跟「公民素養」,似乎有點距離。這樣的邏輯透露出來的,仍然是把「宣稱的道德」做為公開意見的基本資格;延續現在媒體現象裡,把新聞工作者應考量的道德,轉嫁到讀者的身上。投書者這個評論,只是用媒體人和資本主義的思考邏輯,做口水戰而已。

而這兩個觀察之後顯現出來的是,為何台灣現在的新聞論述,持續的把物質經濟的底層問題,轉換成道德經濟的表層討論和監視?(比如在這個例子裡,捐血機制是不是可以設計來避免這種問題?這個人捐了兩袋血,對於事情是不是真有幫助?能夠透過補助來改變身體資源的使用嗎?等等)晚點還可以繼續來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