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2008

伊東豐雄在台灣




上星期六趁北美館免費,去看了伊東豐雄:衍生的秩序展覽。才發現這位即將影響臺灣許多建築地景的建築師,包括高雄世運主運動館,台大社會科學院新館,以及台中國家歌劇院,都將是這位建築師的設計。

台大的社科館設計,是我最care的,因為即將出現在我會常常造訪的環境裡。主要的問題在於,一方面綠色雲狀的屋頂,如果透光不好,從外面看很漂亮,但是室內可能很陰暗(這是我看他的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的感覺);另一方面,這個建築即將佔去許多許多後面現有的開放空間,不知道實際對於景觀的影響如何。

在網路上找到不同的資料,討論有爭議的部分,以及另一個介紹

5.18.2008

馬蘭社印象


這是一幅昨天在北美館看到的台灣旅遊八十年展的圖畫。圖面看到的事七十多年前馬蘭社的景致。放在這裡,遙想我在巴黎孜孜矻矻的黑米老弟。

原圖在這裡找到的



馬蘭社印象

村上無羅 1934
  馬蘭社位於卑南(臺東)西北,依宮本延人的看法,屬於阿美族所分布五區中 的卑南阿美族。參照昭和八年(1933)大園市藏所著《現代臺灣史》可知:從昭和 六年底以來,全臺有三八三○四二頭牛(幾乎每戶農家有一頭牛),其中水牛數量 最多(有二九六○五八頭,佔百分之七十七),其次是黃牛,與印度牛。當時印度 牛有四百多頭,是自英領地印度輸入後所改良的品種(與黃牛交配的品種)。而依 印度種來臺的不同,在改良後的用途上又分為肉牛與乳牛兩種(肉牛不但肉美,也 適用於農耕;至於乳牛,一時還在畜養實驗階段),其中臺東廳便是當時畜養印度 肉牛的地方之一。雖然原住民畜牧印度牛的狀況如何在昭和八、九年時並不清楚,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大正十二年(1923)的時候,原住民已經開始畜牧印度純種牛 及印度雜種牛(應該就是改良品種),不過印度純種牛的畜養情況一直沒有起色, 數量逐漸減少,反倒是印度雜種牛逐年繁殖增加。
  村上無羅把卑南馬蘭社的印象剪輯成一幅快樂農村的景致。有蘇鐵、有檳榔樹 、也有木瓜樹;有印度牛、有阿美族、也有日本人;有中央山脈、有台東平原、也 有祥和無比的氣息。理蕃的日警悠哉地閒聚在牛車旁,或是在聊天、或是在偷閒, 三人只佔了畫面上小小的左下一角,不過卻不能忽視他們,因為他們是施澤者也是 操控者。
  日本人獎勵卑南地區的阿美族原住民畜養印度配種牛隻成功,可說是理蕃政策 在臺東落實的具體成果-這就是讓村上無羅印象深刻之處。作品從畫家眼中所見原 住民從事生產活動,富於鄉土情調的一面出發,卻也肯定地回應了統治者理蕃政策 上的成果。(劉學穎)

「工程創新、再生能源與台灣的適當科技」研討會心得

5/18早上去參加,台大社會系與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智慧家庭科技與創新整合中心合辦的「工程創新、再生能源與台灣的事當科技」工作坊。議程介紹如下:

在1970年代開展的適當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運動,主張科技的發展要適合社區生活,並延伸了兩種路徑。在貧窮國家的適當科技,強調低資本、採用當地資源,能由社區居民所掌控與維修,並促進社區互助,與環境共榮。在富裕國家,當時的適當科技運動則著力於再生能源與永續農業的發展,促發先進國家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投入相關科技的研發。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全球對於再生能源的積極鼓動,適當科技的概念有什麼新修正、新取向?而不同路徑的適當科技似乎在台灣匯流,無論在地方社區還是大學的實驗室,這些再生能源相關的工程創新案例,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發?其他小而美國家的永續科技發展,又能提供台灣什麼樣的適當科技前景?在這場「工程創新、再生能源&台灣的適當科技」工作坊,工程科學、設計以及科技與社會研究(STS)各界將透過深入交流,期許共振出更多適當科技的思辯與實踐方向!歡迎各界朋友參加這個跨領域的盛會。

8:30—9:00 報到
9:00--9:20工作坊引言:什麼是適當科技?STS的觀點
主持人:劉佩玲(台灣大學應力所教授、智慧家庭科技創新與整合中心主持人)
引言人: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9 :20—10:50 適當科技的在地案例
主持人:顏家鈺(台灣大學機械系教授)
報告一:捕風社群:一些台灣素人風力發電實踐的案例
報告人: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副教授)
報告二:技術創新與台灣的太陽能推廣
報告人:黃秉鈞(台灣大學機械系教授)
報告三:適而不用的科技?從台灣作為太陽能的生產大國與消費小國談起
報告人:陳惠萍(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回應人:陳俊杉(台灣大學土木系副教授)

10:50 – 11: 10 茶敘
11: 10--12:20 圓桌討論:小而美國家的永續科技
主持人:傅大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引言人:楊鏡堂(清華大學動機機械工程系教授、行政院能源政策及科技發展指導小組 能源計畫辦公室主任)
胡湘玲(汗得學社(HAND e.V)負責人、德國魯爾波鴻大學東亞研究院研究員)
陳玲玲(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12:20—1:30 相見歡午餐聯誼派對

================

這是個令人興奮的工作坊。對我來講,接觸STS只是因為論文題目轉換之後才開始。STS的工作坊越來越有意思,針對的是工程界與社會學界在設計與使用以及永續觀點上的對話。這個工作坊針對的是再生能源,節能設施上面的設計討論。
吳嘉苓老師先針對什麼是「適當科技」這個觀念作討論,主要來自E.F. Schumacher的「中級科技」(intermediate technology)。在開發中國家的成功與民主意義來說,這個觀點的出現對於大規模的科技投資,以及「先進科技」的想像,都帶來反省的觀察。對於中級科技的掩蓋在於,另一位Sch先生,熊彼得先生觀察,開發中國家仍然以追趕西方國家的先進科技為主,而非發展中級科技。另一方面,許多先進科技,最後成了一種生活風格的「展示型科技」。這類科技帶來的多半是對於高級生活的想像與推進。有如科技裡的豪宅,只有少數人可得,卻花費掉大部分人生活裡隱藏不見的成本。因此在台灣的模式,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公民參與的多重模式,以及推動「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理念,值得注意。最後她也提到一個在窮人銀行微型信貸裡使用的例子:就是Grameen shakti在農村推廣設置太陽能電版,一方面增加社區工作機會,一方面培育女性工程師與維修人員。這是孟加拉對於新科技在社區參與運用上的實例。

對社會學的人來說,這樣的議題能夠由工學院的人進行實際設計與技術的重新評估,是很需要的一個支持。在陳信行老師介紹了素人風車案例裡面的實際問題與對於適當科技的確切反省之後,接下來的兩個議題都有工學院的教授加以討論。這裡出現的差距是(和我平常在公司裡跟工程副董的討論很接近的感覺),工學院老師們會注意到,如何把技術作最有效益的應用,改變設計,或者是對於實際環境作工程計算所需的評估是很重要的。因此台大機械系的黃秉鈞教授很推崇「搖籃到搖籃」裡面,綠黨創始人回到化學家的角色,去看什麼設計上的問題這個出發點。更進一步,因為工程學家常常都會被政府聘請為大型公共工程的顧問,為了符合自己的良心需求,他們也都會以大工程實際效率的可行性來作評估,因此對於在個人住家屋頂上裝風車這樣的案例就會有所保留,因為對他們來說並不「實際」,無法達成工程效益。但這另一方面,似乎已經隱約地把「適當工程」的定義推向工程在實地設計上的「效益問題」(雖然這也是適當科技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對於工程設計與進行中的「參與性」以及實際操作中的「互動性」就常常會忽略。
陳信行老師的社大風車製作案例,會觀察到來參與設計的人,可能在性別,收入,與實際黑手朋友關係的疏遠等等;而黃教授的討論就會在於,到底如何在台灣已有的住家形式上,置入可以有效利用的太陽能裝置。我覺得,工學院至少在這個層面上已經會多加考慮「設計」與「實用」這個問題(呼應陳信行老師提到「空想科學」裡的低效率與對實際問題的刻意迴避)。但是對於「人」的參與與使用因素,還是有所欠缺。

其後有一位台大社會系的博士生,討論台灣做為太陽能光電產業的「生產大國」與「消費小國」。這個討論是有意思的,不過盲點也不少。其一是,台灣處在全球生產分工的「代工」環節當中,生產大國其實不足為奇,但是消費的部分,需要考量的是accessibility,亦即,一般民眾生活裡有多少誘因,去進行這種產業類別的消費。另一方面,對於生產多但消費少的模式,比比皆是,印尼和中國都不斷的再生產當中,也是其所生產物品理小型的消費國家。那麼,對台灣而言,在「再生能源」或者「先進科技」裡消費不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跟中國與印尼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在文章所表現的「消費」,都是來自於整體累積裝置量的統計而已。但是這裡面其實還包括「推廣」,「訊息普及」,以及「消費競爭」的層面。對於台灣整體在環保材料上消費少的情況,是否有更進一步的分析,值得期待。

最後的綜合討論,我提了一個跟我自己切身有關的問題:這次的工作坊為何處理的再生能源類別裡,缺乏「生質能源」的例子,這樣的選擇脈絡為何?主辦單位的回應與我的設想是接近的:他們原來的計畫是來自於與工學院的STS計畫,因此對於非「機械性」的技術可能還沒有觸及。我想在這方面,可以繼續對話的部分還很多。

5.11.2008

自然農法講座與後續

每個禮拜三都在文山社大聽農業問題。不過因為去聽的人數常常不穩定,農業問題討論通常變成了有機農作的介紹。最近聽了兩次相關的分別是楊儒門與郭中一在社大的分享課,以及上禮拜在綠色陣線,由洪雅書房余國信講的秀明農法介紹。

在「科技農業的經營美學」中,楊儒門強調:一個農場的四個循環:1.田地作物,2.在水裡的魚以及水生類的循環,3.菌類循環,諸如殘枝與菇類,廢棄肥料的相關性,4.養殖牲畜。這四項形成的循環可以讓一個農場該有的東西都被良好利用。與此相關,大量化肥的利用,土地親奪,以及單一作物耕種,都可能出現問題。他也提到,在古坑的名物咖啡,其實可以跟當地的其他作物一起分享由咖啡帶來的好處。
郭中一老師是東吳物理系的教授,近年在中國安徽合肥,劉銘傳的故鄉附近與朋友合資買了一塊田地,準備在當地做有機觀光農業,並且帶動當地居民孩童與他們的互動。郭老師認為在中國的有機觀光農業可以選擇適合土地栽種的東西,種植的果樹,與化糞堆肥池,還有畜養的鴨子,可以形成一個內在的循環。選擇種植的種類,就以價格好又能夠長年生長的為主。他也很重視食物里程的觀念,對於選擇什麼作物在一片不大的觀光農地裡種植更是考量再三:比如當化糞池開始之出,需要快速消除池裡的味道,就需要選擇吸肥能力強的植物,如芡實,美人蕉,蓮,荸薺等等。另一方面,紫花苜蓿的蛋白質含量高達30%,白三葉可以用來做草皮,豆科與禾本科植物用來做綠肥,以致於黑樹莓可以用來做花草素的主要來源。水果對於有機觀光農場而言是最好的收入來源,但是儲藏是主要的問題。有技術,知道用什麼作物來處理內在循環,應該是最好的。比較不確定的問題是,某些作物在環境的擴張是不是都能夠控制。(從這裡我也發現,許多低成本的個人想要投入有機農業或者種植,大多考慮稻米,是因為稻米儲存的能力叫好,且所許成本不如水果高,比較不容易一開始就出現血本無歸的問題)。

洪雅書房的余國信是個很有鄉土說書口才的農業從事者。他在父親以及朋友的協助下,以秀明農法的理念種植稻米。秀明農法的介紹上次有提到,余國信與朋友一起到日本京都附近的鄉下去參訪神慈秀明會的農村。這個農村主要的信念是「身土不二」:住在那裡的人就以當地出產的作物為糧食,不消耗從遠處跨越天然界線運來的農產物。另一方面,他們也強調「自家採種」,因此余國信先生在第二作和第三作的稻米,就開始從原來結穗的穀子,以鹽水沈選法,再用溫水殺菌之後,種稻一格為三粒穀之小格培養器之中。更甚者,為了將稻子可能的土壤病去除,這些育苗用的土壤都是他們以五十幾度的溫度「翻炒」過的。我還真是第一次聽過有人用炒土的方式來從事種植。最後,他們堅持不以農藥處理,所以舉凡福壽螺以及雜草的問題,就成了非常耗費人力的一種方式。雖然余國信任為這也是一種重新活化農村老年人口的方式,但也許無法長遠進行。另一方面,楊儒門對於秀明自然濃法的評論主要在於,這樣的農法可能太注重理念,大多數參與的人同時還有其他兼職,才有可能養活以最簡約的(甚至連自然肥都不施)方式進行農業耕作。同時這也忽略了用進一步經營的方式來活化農村通路的可能,比較像是一種都市人的救贖。

這兩個內容聽起來,都各有他們的理念。讓我覺得有趣的是,他們兩位都很清楚台灣目前是稻米過剩,因此對於把休耕農地或原有較差的稻米種植區轉作能源作物,並不反對。這樣的模式和一般人對於能源作物一定會對基本糧食作物產生災害的觀念,不盡相同。然而,最近也有看到的報導是,緬甸政府在跨國企業的慫恿下,把原來的稻米區轉來種植生質柴油的痲瘋樹,造成在風災後糧食存量出現大問題的報導。這些影響都值得注意。

5.07.2008

關於秀明農法,與痲瘋樹

昨天在社大課程聽儒門老師講不同的農法,其中說到秀明農法有爭議的地方。今天才要去綠陣聽秀明農法的介紹,我還沒辦法評論。不過他對於這個農作法是以宗教信仰涵蓋對於農作與農業的其他面向,表示不能認同。

他認為秀明農法針對的是對於自然的「尊敬」,不對產出作任何「要求」或處理。但對他來說,農業的基本精神是「交換」:我種這些東西,跟你換另一些東西;或者是我種植的產出和你的生命經驗作交換。這樣的交換如果有個領袖存在,那就失去了對於產出工法或者模式不同而可以互相交換的意義。對於交換這個想法,我覺得可以跟James Scott講農民的道德經濟學作些對應的討論。

說到以宗教領導農業相關議題,最近聽到一個跟生質燃料有關的宗教模式:有人在投資模式裡提議,因為痲瘋樹最近火紅,它的種子可以產出大約40%的油料,因此被人大力的鼓吹來作生質柴油的原料。痲瘋樹的好處雖然有含油量高,容易種植,在土質惡劣的環境都可以生長。但是最大的困難在於,痲瘋樹籽的採收無法機械化,只能人工處理。因此現階段大部分還是種植在勞工低廉的地方。在台灣想要推展這個模式的人,想到一個奇特的異業結盟模式:他們想把這個計畫提給慈濟基金會,讓慈濟在信眾裡面推廣,每人種一棵痲瘋樹,每個禮拜拿兩顆結出來的果實到超商,然後由超商統一收集載送到工廠處理。所得到的營收將有百分之五回送給慈濟基金會。這樣的模式還真是我們這個年代才想得出來!

講完這個案例,儒門老師突然說,你們知道為什麼痲瘋樹叫痲瘋樹嗎?因為痲瘋樹果實有毒,早期痲瘋病人是以這個植物毒性塗抹在痲瘋病處,抑制病症的痛苦。因此為名。沒想到這樣的植物竟然帶著受難痛苦的名稱在世界上聞名!(想要多瞭解一點這樣的背景,但我在網路上遍尋不著痲瘋樹名的由來)

關於秀明農法,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參考紅姑親身的不賴農法體驗。

5.04.2008

能源與稅制問題

昨天在公視「有話好說南部開講」節目,邀請中研院經濟所梁啟源研究員,環境保護聯盟召集人林聖崇,民進黨立委田秋菫,以及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代表討論台灣能源消耗問題。

以下是裡面提到的討論部分。除了對於台灣能源進口以及消耗方式的討論之外,最主要的是,談到每單位的能源所產出的企業所得效益,台灣從七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3.10-3.5,美國從3.1提升到4.5,歐洲國家從5提升到7.x,而日本,在每單位的能源上,可以產生的效益一直從8.x一直到9.x。至少在這方面,我們需要好好反省台灣在能源使用上的不經濟與不節省。想想這個島,能源一直是外來的,卻反而沒能好好利用,這是最主要的問題!以下還有節目裡的一些討論。晚一點再寫評論。

「單位能源含碳量課徵能源稅」

高耗能產業,轉型以及節能都有影響。對於績效好的廠商來做退「能源稅」的機制。
溫室氣體減量法兩階段:第一階段:將能源稅規範並建立碳排放交易機制。第二階段對於總量的量重新評估。

能源三法:溫室氣體減量法,再生能源法,能源管理法。到目前為止,能源三法都還沒有進展。

「不談減量目標,只談碳交易」變成一種畸形趨勢。

鋼鐵股成為主要的碳消耗源頭。結果消耗碳最多的公司成為有最多碳交易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