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又感冒了。
感冒時每件事情都做的零零落落,書沒辦法及時看完,上TA課要在學生面前一直對自己的清理動作說抱歉,朋友去喝酒時沒有力氣跟,連上完健身房之後的冷風都有能力把好不容易用三十分鐘跑步機換來的健康感一下就吹跑了。
不過回家之後倒是偷懶了一陣子,並且看了一些平常不太注意的評論節目。今天隨意轉到的是ABC的社會評論節目20/20,我記得這應該是個對某些特定美國社會當前問題做報導,有個主持人訪問不同的來賓(和台灣不同的是,這類節目的來賓都像是一個個的臨時演員,不會被節目貢在那邊當作給意見的專家),或者是某些行業的實際工作者(和台灣也不一樣的是,這些人不會被當作是「美化」的範本,或者是「污名化」的箭靶,而且他們可能很理直氣壯的在節目上對著主持人說,你的觀點不對,我們的想法才是你應該注意的。不過當然也有比台灣更厲害的節目啦,但是那類通常都在我在學校大約下午四點到六點間播出),同時針對某個問題作不同觀察面的回應。
今天的主題主要是由主持人列出了十個美國社會裡常見的myth(迷思吧,這樣翻)還有謊言,以主持人自己查訪的對象和數據來做反駁。
有幾個他想要反駁的迷思讓我有點驚訝:
其一、美國企業outsourcing的狀況實際上並沒有讓美國社會失去工作機會,反而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他舉了例子說當美國把勞動的工作移到其他國家去的時候,一方面嘉惠了中產階級(因為一般日用品變便宜了),一方面也讓更多的工作機會因為企業的擴張在美國本地被創造出來(以他的統計來看,兩年內資遣和創造的工作總量相比其實增加了二十萬個工作機會)。
其二、許多人都說資源共享是件好事。但是主持人以公園垃圾、辦公室裡公用的冰箱、和未被管理而造成非洲象被濫殺以及海洋魚類資源枯竭的例子來說,共享意義的是沒有節制,沒有人真正擁有管理權,因此造成沒有管理的不當使用。因此他換個角度認為,「私有化」的管理,實際上才能真正的處理資源有限的問題(聽起來回到Adam Smith的基本論點?老實講我不知道因為從來沒有好好學經濟學)。回到非洲象,他舉了當地把某區域非洲象當作資源管理的例子,並且最後開放販賣狩獵大象的季節性執照,使得象群的總數得以漸漸回增,並且讓原來幫助偷獵的當地販子主動願意管理和看守象群的數量。
這兩者我覺得都有極大的問題,目前暫時想到的是,對於第一個反駁,工作「總數」也許增加,但是基本勞工的工作狀況一點都沒有改善,反而可能更差;而且對於從勞動力要轉變成中產階級管理人力間出現的輔導就業問題,並無法從數字的增加直接解決。對於第二個私有化可以讓公共資源做更加運用的反迷思,我比較沒有可以直接駁斥的想法,但是想到的一個問題是,當私有化之後,如何讓利益得以真正回到原來「應該擁有」或者在「當地環境生態」議題上最直接相關的生物和人類族群得以得益,都不是簡單的用經濟數據就可以解決的。
我覺得這樣的評論節目無疑是在增加美國人認為中產階級的經濟模式是最佳模式的「終極迷思」,對於破除迷思一點幫助也沒有。
好在有寫一點心得,讓我不至於覺得看完電視之後腦筋就變鈍了。我想還有更多的想法,也許有路過的朋友可以提供一點意見參考?
2 comments:
關於勞動人口的議題,我比較支持你的看法。我個人認為在這個國家中產階級意識可算是顯學,已經到了集體潛意識的境界。他並沒有看到勞動人口所面臨的困難與壓力,只是是所謂的數據來掩蓋目前就業環境確實亮紅燈的事實。
至於非洲象的問題,我大概懂他的意思,不過我覺得他可能說明地太化約了一點,要能夠達成這樣的理想,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去教育當地居民,要與他們共同合作好一段時間才有可能達成這樣的理想。而不只是簡單地把『私有化』當作一種策略去市場競爭或淘汰(Well, 又是中產階級思維的例證之一)
轉載芝多思先生的補充:
第二個例子叫做「共有地的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法律經濟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賦予產權是一種解決方法,還有總量限制(Bubble Restraint)等其他經濟管制手段。不過,背後的出發點都是效益極大化。
Post a Comment